从解放军发动后,平津一带就成为了争夺的关键,虽然驻扎的并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,但是这一支部队可都是从抗战中锻炼出来的老兵,无论是军事素质还是战斗力都在解放军之上,所以它也成为了军阀傅作义可以谈判的资本。
不过当时的傅作义自认为手上有着数十万精锐部队拒绝议和,于是解放军开始强攻天津。天津的解放极为艰难,部队层层设防,解放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,在攻入城内就才发现很多城市设施都被部队恶意破坏了,其中就包括了天津的不少工厂。为了挽救天津的工业,毛主席亲自推荐了一个人来担任天津市长,为了不负毛主席的重托,他日夜兼程地完成了天津的工业建设,保障了国民生产的有序进行,他也因为积劳成疾倒在了岗位上,最终成为了一位鲜为人知的人物,可是他的儿子却在后来官至正国级,那么这位天津市长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?
今天说到的这位毛主席亲自任命的天津市长就是首任天津市市长—黄敬。说到黄敬这个名字,就不得不说他的真名俞启威了,正是在年代出于工作需要他取了一个化名黄敬,没想到这个名字跟随他一生。黄敬出生在北京一个家境富足的家庭中,于是他得以接受了良好的教育,他也是从小就十分好学,后来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。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后的黄敬赶上了一个特殊时期,当时日军正在对中国进行试探性进攻,于是在山海关外围驻扎了大量日军,这让北京大学的学生发起了抗击日寇的,但是当局的视而不见让黄敬对国民政府失望至极,于是在接受马列思想的熏陶后,他毅然走上了的道理。
后来黄敬在同学的引荐下结识了地下党的联络员,就此加入了党组织。在党组织的安排下,黄敬在学校广泛宣传党组织的抗日救国的方略,要当代年轻人不要轻易就向日本军国主义低头。随着淞沪会战的惨败,抗日战争一触即发,很快演变为了全面战争,随着山海关的失守,北平也岌岌可危,不久日军就占领了北平。
在日军占领北平后对当地的抗日运动采取血腥,很多学生就此受到了抓捕和,为了继续在敌占区工作,黄敬这个化名出现了。为了保存北平的地下党实力,党组织开始发起了转移的命令,不久后就转移到了山西太行山根据地中,此时的黄敬还担任着党组织给予的要职即北平市市委,他此时的梦想就是驱赶日寇,和平建国。
全面抗日战争的八年里,黄敬虽然没有在前线,但是他在后方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筹备了大量物资,可谓是党组织得以信赖的一位干部,充当了在抗日战争中后方建设的中流砥柱。随着抗战的胜利,原本盼望的和平建国,因为派的野心而因此作罢,于是黄敬又只能加入到了解放战争中来。
有过北平工作经历的黄敬被组织任命到了北平,当时的北平属于傅作义的掌控之下,不过在辽沈战役胜利后,傅作义一度希望将解放军抵御在山海关一带,所以在关外的几道防线成为了解放军进入关中的最大障碍,可此时的华东野战军已经突入河南,对平津地区施行合围,这让傅作义意识到了自己即将腹背受敌的事实。
随着解放军攻入了平津地区后,北平和天津相继解放,不过天津的工业设施基本都被部队炸毁,这让天津从晚清开始起发展的工业基础就此毁于一旦,作为传统的工业基地,天津的命运受到了党组织的高度关注。
后来毛主席亲自推荐了黄敬担任天津市长,在得到任命后,黄敬马不停蹄地建设天津,经过不到十年的工业发展,此时的天津的工业生产总量已经远远超过时期了,这让黄敬受到了党组织的高度评价,虽然后来黄敬年仅46岁就病逝了,但是他的精神却流传了下来,他的儿子俞正声继承了他的精神继续在国家建设的一线工作,后来当选为政协主席,一度官至正国级,可见黄敬的儿子如今也是青出于蓝更胜于蓝了。
黄敬这个从战争年代走出来的首任天津市长,不仅在毛主席心目中有很高的评价,还在整个党组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黄敬完成了中国第一个工业化城市的建设和转型,成为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代表,他的历史也应该被载入史册。